茌平信发街道:幸福藤”上结出“感恩果”
时间:2020-03-19 10:44 编辑:茌平县社会组织联合会 来源:茌平区信发街道 点击: 次
![]()
“多亏了您对我的帮扶,才让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有了现在的好日子。您对我真的是太好了,这一面锦旗,代表着我的一片心意,希望您一定要收下!”3月16日一大早,茌平区信发街道苗屯村的贫困群众刘俊华将一面写有“情系百姓,服务周到”的红色锦旗送到了信发街道老龄委副主任杨大智同志的手中,感谢他一直以来对他推心置腹的真情帮扶。
今年73岁的刘俊华老人是苗屯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大智同志正是他的对接帮扶责任人。据了解,刘俊华因年老患有腰椎病,行动不便,常年独居无人照料,生活感到非常困难,急需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在脱贫攻坚战役的号角吹响后,杨大智同志主动应战,积极投身于扶贫帮扶工作中,在近几年的帮扶工作当中,他尽心尽力的为老人做好了帮扶服务,以对贫困群众倾情服务,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了贫困群众的称赞与认可,在他的帮扶下刘俊华老人如今的生活变化有了明显的改观,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心系贫困群众,筑牢幸福安居梦
2019年,因刘俊华家中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出现了住房安全隐患,这让老人很是焦急。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杨大智同志立即与街道扶贫办取得联系,积极协商为其解决安全住房问题,经过多方协调和共同努力下,为其争取到改造危房资金26000元对其原有老旧的房屋实施了危房改造,将原有危房拆除,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施工后,终于在老房屋的原址上建起了安全坚固的砖混结构平房,实现了老人梦寐以求的安居梦想。让房屋焕然一新,并且为了使老人的家里的空地能够充分利用,他还精心为老人“梳妆”了家中空闲地,打造出了一个幽静宽敞的美丽庭院,对庭院进行了美化绿化,让老人可以在闲暇时可以来种植花草蔬菜,给家里增添了一些绿色的生机,这样一来既提升了家庭整体的环境面貌,又能让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让老人在这清新安逸的家庭氛围中安享晚年生活。在回忆起这段经历刘俊华不禁感慨万分。他告诉在场的扶贫干部们,正是因为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让他受益,杨主任在改造危房的过程中亲力亲为,不辞辛苦的在现场观察改造进度,平时经常来关注危房改造的情况,还关心我在这期间的生活情况,如朋友一般真诚,像家人一样暖心,帮助他解决了他在生活上的大难题,消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真挚帮扶,与群众建立深厚情谊
在实施帮扶工作的过程中,杨大智同志注重加强对贫困户的政策宣传,在看望刘俊华老人的过程中,他通过与老人谈心交流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耐心向他宣讲国家的健康扶贫、兜底保障、养老金、耕地补贴、鑫佳源光伏项目收益等扶贫政策,让老人及时了解了自己现在所享受到的各项扶贫帮扶政策,也让帮扶工作帮的的明明白白,扶的踏踏实实,在走访宣传扶贫政策的过程中,杨大智同志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帮助其落实了贫困户签约医生、扶贫特惠保险等各项医疗保障政策,解决他的就医看病问题,并且还专门向街道申请了帮扶资金600余元为其购置了包括橱子、桌子、凳子、床单、被罩、枕套等基本的生活家具和物品,丰富了生活物资的配备。每当逢年过节时还为他送去了米、面食用油、春联等慰问品,在老人家中,杨大智同志还亲自为其打扫了庭院卫生,过程中不怕脏、不怕累,仔细清扫了各个角落,还为其整理了室内的生活物品,让整个家里看起来更加敞亮,促进了整体生活质量提升,真正扶到了老人的“心坎”里。而且在这样的热诚帮扶中也使两个人也结下了非常深厚友谊,借扶贫之“缘”牵线建起了一座真情帮扶的“连心桥”,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的同时,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让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像一家人。想到杨主任为他做的这些事情,刘俊华不禁连连称赞,激动的竖起了“大拇哥”。
挺身奋战,坚守在脱贫“抗疫”最前沿
2020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收官之年,而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在这个特殊时期杨大智同志依旧十分牵挂着刘俊华老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在期间他多次来到老人家里走访,为他送来口罩、火腿肠等防疫和生活物资,嘘寒问暖,热心来询问老人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日常的生活状况,还向他讲解了日常的安全防疫知识,嘱咐老人平时室内要多通风,勤洗手,出门要戴好口罩,不外出、不聚集,保持良好的个人清洁卫生习惯,鼓励老人要增强脱贫的信心,以积极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困难及时联系,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去解决,并祝老人能够健康平安,生活幸福,每次在来过程中杨大智同志还认真做好了帮扶记录,把老人的实际需要一一记录,联系村里做好了贫困群众的日常的消毒杀菌工作,确保了在疫情防控期间老人家里每两天来人做一次清洁消毒,做好了防护工作,在他如“家人”般的真挚关怀下,老人的现如今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日常生活物资配备也基本稳定。这也让老人心生感激,倍感温暖。
杨大智同志本人表示:自己已在基层从事了多年的老龄工作,更加更够体会到老年人的需求,现在又能为脱贫攻坚工作尽一份自己的力量真的可以说是此生的荣耀,也是一份责任,面对孤寡贫困老年人,就应该去给予他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平日在帮扶工作中,要多听、多问、多看、多记录贫困户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要有耐心去倾听老人的意见,用心坚持做好帮扶工作,老年人终究能够感受的到,这次得到了贫困户的认可也是对他的一次莫大的激励,是一个至高的荣誉,今后他本人会更加尽职尽责做好贫困户的帮扶工作,继续将党的扶贫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为贫困群众服好务、尽好责。
像杨大智同志这样平凡而又感人的帮扶故事在信发街道仍在继续上演着,正是因为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让贫困户看到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曙光,也正是有许许多多这样“可爱的人”才让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能够在农村基层真正落地,“开花结果”。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茌平区信发街道牢牢把握历史机遇,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战的这一伟大征程中,为这一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截止目前,辖区内共有31个插花村的1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实现脱贫仍然享受扶贫帮扶政策,现今所有贫困户家庭均能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各项扶贫政策已全部享受,人均年收入都能达到现今山东省的省级脱贫标准。同时,信发街道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当作街道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加强了扶贫帮扶队伍的建设,成立了由街道主要党政领导人为组长的扶贫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保证了每个插花村都有帮扶结对联系点,实现了对辖区内所有贫困户的帮扶结对工作全覆盖,真正让所有享受扶贫政策的贫困户都有帮扶干部提供扶持和帮助,制定出行之有效出并切合实际的帮扶措施,扶助贫困户解决困难。全体帮扶责任人一起投身扶贫帮扶事业,由主要领导人亲自带头,扎实开展贫困户的走访帮扶工作,让帮扶干部进村到户“走亲戚”,向结对贫困群众讲实策、交实心、帮实困,让帮扶干部牢固树立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大局意识,通过科学有效的帮扶工作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走向稳定脱贫的幸福小康路。(吴汉 史奎华) |
(通讯员 吴汉 史奎华)